梁如洁艺术画廊

艺术家介绍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岭南画派纪念馆学术咨询委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国画院副院长。

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考取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原广州美院中国画系花鸟画教研主任、青年教师导师。

擅长中国人物画、花鸟画、书法。作品画风雍容大气、深沉、含蓄,又不失女性婉转清逸,善于表现人与自然生命感悟、永恒轮迥及真、善、美主题。在承传中国画传统笔墨及书法笔墨内涵上,创作了有文化底蕴、有地域特色的新花鸟画。人物肖像画开创了一条自己全新的艺术道路。

代表作《源源不尽》、《涛声》、《桑田》、《告别冬季》、《新绿》、入选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涛声》、《桑田》、《告别冬季》、《新绿》分别获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银奖、优秀奖、及广东省优秀美术作品一等奖、铜奖、鲁迅文艺奖。作品《涛声》获“广东美术五十年经典美术作品提名奖”。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花鸟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山水集》、《百年中国画集》,入展《百年中国画展》、《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大潮起珠江——***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我和我的祖国——******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

1989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2002年应邀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举办个人画展。

2005年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及大学城美术馆举办《梁如洁水墨肖像画展》。

2013年3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道自然——梁如洁中国画展》第一展,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道自然——梁如洁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

2013年7月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大道自然——梁如洁中国画展》第二展,与《大道自然——中国画展》学术分享会。

    2018年8月作品《长城》在广东美术馆“时代风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并主讲《时代风华·二十世纪中国花鸟画》分享会。

    2018年11月《心如洁莲画如铁——梁如洁中国画作品展》在陈树人纪念馆建馆三十周年纪念举办。

    2019年3月《“美·自然”——梁如洁中国书画作品展》在佛山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举办。

    2019年9月《“美·自然”梁如洁教授(己亥)师生展》在广东画院美术馆举办。

    历年在全国各地举办过《为教育园丁塑像——中国现代水墨人物肖像画研究”》学术讲座、《融会·贯通——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讲座、《“大道自然”——梁如洁中国花鸟画创作谈》、《“美自然”梁如洁中国花鸟画创作谈》等多场讲座。

    出版有《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梁如洁》、《梁如洁水墨肖像画集》、《梁如洁花鸟画集》、《梁如洁书法作品集》。连环画出版有《谢小娥智擒船上盗》、《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罗浮侠女》、《大闹广昌隆》、《杨连第》。

    专著出版有《广州美术学院教学丛书·中国花鸟画教学研究》、《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材·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教学》。主编出版有《野岭墨痕——梁占峰白描写生花鸟画集、山水画集》、《黎葛民诗书画集》等专著。

    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纪念堂、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美术馆、陕西省艺术博物馆、广州市档案馆、古元美术馆及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澳洲、台湾、荷兰、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览,并被美术馆、艺术机构收藏与藏家珍藏。

艺术家生平

1953年
生于广州市;

1966年
小学毕业后在父亲梁占峰的指导下学习绘画艺术;

1969年
中学毕业后在肇庆地区高要县务农,曾参与农村文艺宣传工作、县文化馆的绘画进修班;

1972年
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绘画系);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王肇民、陈少丰、迟轲、于风、陈金章等教授;

1974年
人物画《源源不尽》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由国家文化部选送到国外巡回展出,并被广州美术学院收藏;

1975年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肇庆地区星岩影剧院当美工;

1978年
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攻读人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受业于著名画家杨之光教授;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艺术院校学习考察;

1979年
赴山西永乐宫、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地临摹学习考察;

1981年
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时的人物画创作《春潮》为广州美术学院收藏;留在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原师范系)任教,并任国画教研室主任;

1982年
研究生毕业论文《工笔画的写意——试论传统工笔画写意特点》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上发表,入编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土论文集》;创作连环画《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3年
带学生赴广西、贵州等地进行艺术考察、写生;

1984年
花鸟画《涛声》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铜奖、 同时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素描《朝鲜姑娘》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用于《素描集(七)》封面;花鸟画《红荔》参加“广东省经济文化展览”,被送往日本神户展出,并被收藏;

1985年
花鸟画《风雨过后》入选全国“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创作连环画《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带学生赴西南地区进行艺术考察、写生。被评为广东省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6年
花鸟画《润土》入选美国“中国造型艺术展”并被收藏;创作连环画《杨连第》,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1987年
花鸟画《山风》参加“第一届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创作连环画《罗浮侠女》,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创作连环画《大闹广昌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8年
花鸟画《寒梅》为***办公厅***纪念堂收藏;花鸟画《沧海一隅》参加“第二届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

1989年
作品《桑田》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广东省优秀美术作品一等奖”;七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梁如洁画展”;广州电视台做了专题报导《梁如洁的艺术世界》;十一月在新加坡举办“梁如洁画展”,并出版《梁如洁画集》;花鸟画《清泉》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山水画《西南之秋》《诺尔盖草原的风雪》《小木屋》《静湖》《幽幽的山林》参加“广州美术学院女画家新作展”;花鸟画《山泉》参加“第四届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花鸟画《郁金香》参加“韩国中国现代水墨画展”并被收藏;

1990年
作品《桑田》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现代中国美术展”,并赴日本东京、福冈等地巡回展出,入编日本大塚巧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中国の美术》集,在广州美术学院办的《美术学报》封底上发表,为广东省美术馆收藏;花鸟画《听涛》参加“第五届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带学生赴云南写生;被选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1991年
广东人民电视台《灿烂星河》节目做了《访问女国画家梁如洁——专题报导》;花鸟画《郁金香》参加“第六届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山水画《草原初晴》参加“全国当代中国山水画邀请展”;山水画《天苍苍》参加“岭南画派纪念馆画展”;花鸟画《山歌》参加“广东省***中国共产党***美术展览”;作家苏汉华的文章《心随万境•静待激情——记女画家梁如洁》刊载于《广州美术研究》杂志上;赴山西、陕西、青海、甘肃、新疆等地考察、写生。被聘为岭南画派纪念馆董事;

1992年
花鸟画十幅参加“深穗女画家作品展”;花鸟画《风雨过后》《红土》《伤逝》发表于中国画季刊《迎春花》上;花鸟画《野玫瑰的歌》参加“第七届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教研室任教;

1993年
山水画《天地之间》参加“亚洲国际水墨画大展”;花鸟画《夜朦胧》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广东中国画展”;花鸟画十幅参加广东画院“晨光花鸟画精选展”;花鸟画《告别冬季》获“广州美术学院建校四十周年教师优秀作品展”二等奖;获“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基金”创作二第奖;

1994年
花鸟画《告别冬季》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五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铜奖”;山水画《黄河魂》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作家伊丽的文章《心如洁莲画如铁——记女画家梁如洁副教授》刊载于《广州美术研究》杂志上;作品《新绿》《秋日昱昱》《远声》《梦土》《高原上的两棵云杉》刊载于《广州美术研究》杂志上;

1995年
作品《秋日如歌》《告别冬季》《新绿》参加“广州美术学院展”,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花鸟画《告别冬季》刊载于北京《美术》杂志及广州美术学院的《美术学报》专辑上;花鸟画《新绿》刊于北京画院《中国画》专刊封面上;花鸟画《绽放》刊载于北京《装饰》杂志上;花鸟画《秋艳》参加广州“九五女书画家作品邀请展”;作品入编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摹本花鸟技法》第二辑、第三辑、第八辑、第十四辑;

1996年
为广东大厦创作大型山水画《长城》,并被收藏。花鸟画《秋思》参加广东省举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书画展”;

1997年
花鸟画《涛声》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花鸟集》;山水画《桑田》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山水集》;花鸟画《盛放》参加“***香港回归广州女子书画展”;花鸟画《岭南春》参加广东省“***澳门回归书画展”;

1998年
花鸟画《岭南春早》参加在台湾举办的“世界华人美术名家书画展”,并被收藏;花鸟画《红棉》参加台湾“第三届国际名家美展”,并被收藏;花鸟画《梅花》参加广东省佛教协会举办的“纪念中国佛教两千年书画展”,并被收藏;被聘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研室主任;应邀赴澳大利亚进行艺术考察与艺术交流;

1999年
花鸟画《新绿》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广东省美术作品展”铜奖;花鸟画《红梅》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巾帼书画作品展”,并被收藏;花鸟画《红巢鸟》被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收藏;

2000年
作品《桑田》《涛声》《新绿》《秋昱昱》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图录》光盘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出版;花鸟画《原野蟛蜞》刊载于《乡土美术》上,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被聘为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1年
作品《涛声》入选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世纪百年中国画展”,入编《百年中国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花鸟画《乐园》参加澳大利亚“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并被收藏;作品入编人民画报社出版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专家学者寄语篇》;

2002年
7月至9月公派赴欧洲各国艺术博物馆进行艺术考察;8月应邀赴德国柏林举办“梁如洁画展”;9月赴法国巴黎艺术城举办“梁如洁画展”;人物画《夕阳》特邀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中国画展”;

2003年
人物画《苗家姑娘》参加“全国九大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人物画《晨风》《泼水节》参加“杨之光教授师生邀请展”;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先进个人;

2004年
作品《故土》参加“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05年
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梁如洁水墨肖像画展”;在大学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梁如洁水墨肖像画展”,并举办“为教育园丁塑像——中国现代水墨人物肖像画研究”学术讲座;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梁如洁水墨肖像》画集;肖像作品《胡一川》《廖冰兄》《黎雄才》《关山月》参加“都市印象展”;《廖冰兄》肖像三幅作品参加“历史•见证廖冰兄的艺术——美术家笔下的廖老展”;花鸟画《硕果》特邀参加“广东省第四届中国画展”;编著《广州美术学院教学丛书•中国花鸟画教学研究》教材,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6年
编著《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材•花鸟画教学》,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主编《梁占峰白描写生花鸟画集》《梁占峰白描写生山水画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论文《境界的超越——中国花鸟画絮语》发表于北京《美术观察》杂志第五期;带研究生、进修生赴北京、洛阳考察、写生。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迎评”工作先进个人;被聘为岭南画派纪念馆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涛声》获“广东美术50年经典美术作品提名奖”;

2007年
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办“融会、贯通——中国画教学若干问题”学术讲座;梁如洁访谈答记者问《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学术传承与发展的任务》在“当代岭南”报发表;带研究生、进修生赴云南考察写生;

2008年
作品《长青•中国》参加“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赴印度考察写生,作品《异域之音》《印度之晨》《母与子》《汲水姑娘》参加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的“异域风情画展”;香港亚洲电视本港台《艺术星空》栏目制作了《心如洁莲画如铁——画家梁如洁》节目;梁如洁访谈答记者问《坚守传统文化这一块阵地》在“当代岭南”报上发表;王艾的文章《关于时间的箴言——漫谈梁如洁新作》,刊载于《当代岭南年鉴》;花鸟画《岭南春色》捐赠于广东省慈善总会;

2009年
随岭南画派纪念馆代表团赴菲律宾做学术访问交流,作品《岭南风骨》《空山深峪静》《银妆绰约》《清露》《蜜果》《彼岸》参加“***菲中建交三十四周年、岭南画派纪念馆赴菲交流展”;带研究生、进修生赴海南岛考察、写生;作品“木棉颂”组画、“荷花”系列及一系列作品登载在《广东美术报》上,梁如洁专题刊载在《成功书画人》杂志上;作品“木棉颂”组画——《告别冬季》《春意盎然》《夏絮绿荫》《秋日如歌》多幅花鸟画作品入编2009年《当代岭南年鉴》;熊其本、钟秋苹发表文章《心如洁莲画如铁——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梁如洁》刊载在《成功书画人》杂志;作品《太空留下中国足迹》在《成功书画人》杂志封面上刊载;带研究生赴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的博物馆、美术馆及黄山考察、写生;

2010年
作品《春晖》参加在台湾、广东举办的“广东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作品《南国春色》《春鸣》《兰露》《山空鼠松鸣》《春酣》《山果》等十二幅参加广东省文联艺术馆举办的“春华秋实中国画展”;作品《荷韵》《晨光》《芳盈》《凉月》《披露》《晨光楚楚》入编2010年《当代岭南年鉴》;带研究生赴太行山考察、写生;作品“木棉颂”组画四幅入编《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之美术大家邮票块珍藏册》;

2011年
主编《黎葛民诗书画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木棉颂》组画、《新绿》《簇簇花团缭晨阳》《清荷》《风露含香》《山华》《秋水照荷塘》《清凉地》《岭崖绿萼》《山泉铮淙》《玉树吟风》《冷香》《春茶烂漫》《春玉玲珑》《春雨点点》《娴自在》《山谷鸣禽》《嫩红瓣瓣啾声里》《丰年》入编《当代岭南》杂志2011年第三期“翰光”专题;

2012年
带研究生赴厦门考察、写生;《梁如洁花鸟集》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梁如洁书法作品集》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皓月清辉》《王莽岭今夕》《太行高秋》《太行清秋》《醉秋》《晨露中的尼古拉鹤望兰》《山野幽兰》《春巢融融晨光照》入编《当代岭南·2011-2012中国画年鉴》;梁如洁答《广东美术报》记者问——《生命·自然·永恒的轮回是我创作的主题》及一系列作品刊载于2012年7月《广东美术报》;参加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的“当代岭南中国画年大展·2012”;

2013年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梁如洁》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道自然—梁如洁画展》;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道自然——梁如洁中国画展》和展览研讨会;7月,在广东美术馆5、6、7、8、9号厅举办《大道自然——梁如洁中国画展》,展出花鸟、人物、山水、书法作品共168幅,并举办《“大道自然”广东美术馆中国文化艺术分享会》学术活动;花鸟画《南国雄风》为北京***收藏;花鸟画《木棉颂组画之四—“告别冬季”》、《彼岸》、《大地》为广东美术馆收藏;山水画《春耕》为广东美术馆收藏;人物画《太空留下中国足迹》为广东美术馆收藏;

获奖荣誉


2006年作品《涛声》获“广东美术50年经典美术作品提名奖”;
1999年花鸟画《新绿》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XXX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铜奖”;
1994年花鸟画《告别冬季》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五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铜奖”;
1993年花鸟画《告别冬季》获“广州美术学院建校四十周年教师优秀作品”二等奖;获“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基金”创作二第奖;
1989年作品《桑田》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广东省优秀美术作品一等奖”;
1984年花鸟画《涛声》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艺术作品展示

梁如洁_荷花六屏-晨光
梁如洁_荷花六屏-晨光
梁如洁_荷花六屏-破晓
梁如洁_荷花六屏-破晓
梁如洁_荷花六屏-秋水
梁如洁_荷花六屏-秋水
梁如洁_荷花六屏-秋水、破晓、披露、凉月,晨光、夏日
梁如洁_荷花六屏-秋水、破晓、披露、凉月,晨光、夏日
梁如洁_菊篱下
梁如洁_菊篱下
梁如洁_菩提钟声
梁如洁_菩提钟声
梁如洁_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梁如洁_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梁如洁_诗写梅花夜 月茶享谷雨香
梁如洁_诗写梅花夜 月茶享谷雨香
梁如洁_贰分残阳 一分鸦
梁如洁_贰分残阳 一分鸦
梁如洁_跋涉者
梁如洁_跋涉者
梁如洁_酷月清辉
梁如洁_酷月清辉
梁如洁_醉秋
梁如洁_醉秋
梁如洁_金巢晨光
梁如洁_金巢晨光
梁如洁_金柿融融
梁如洁_金柿融融
梁如洁_金风
梁如洁_金风
梁如洁_长青中国
梁如洁_长青中国
梁如洁_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1
梁如洁_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1
梁如洁_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2
梁如洁_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2
梁如洁_风撼梅花 雪雾笼杨柳烟
梁如洁_风撼梅花 雪雾笼杨柳烟
梁如洁_风露含香待月来
梁如洁_风露含香待月来
梁如洁_高怀向霁 月雅量洽春风
梁如洁_高怀向霁 月雅量洽春风
梁如洁_高怀向霁月
梁如洁_高怀向霁月
梁如洁_高阁逼云霄
梁如洁_高阁逼云霄
梁如洁_鸣春
梁如洁_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