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介绍
1940年出生。
山东潍坊市人。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画学会创会会长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会会长
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XXX特殊贡献津贴获得者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院长
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品在联合国大厦、***城楼、***、***、***、***部、外交部、及二十多个我国驻国外使领馆长期陈列。
曾获我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作品奖。
中日水墨画特别优秀奖。
曾在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肯尼亚等多国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
著有“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中国画高校教材”、“郭味蕖技法研究”等多部著作和各类画册五十余册,并录制“中国花鸟画创作研究三十三集”。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播出。
父亲郭味蕖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科主任,著作丰厚,是当代花鸟画的开拓者,在故乡山东潍坊建有“郭味蕖美术馆”、“郭味蕖纪念馆”。
艺术家生平
1940年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四出生于山东省潍县(现潍坊市)的一个文化世家;父亲郭味蕖,早年入上海美专学习西画,后入北平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研究中国书画,并随黄宾虹先生学习书画鉴赏;1950年经徐悲鸿先生介绍入中央美术学院任职,后做中国画系花鸟画科主任;著有《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版画史略》《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等专著,1971年去世,是著名的学者型画家;母亲陈君绮,精诗文,是我国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的后人;
1946年
入郭氏励新小学读书;此年在北京辅仁大学读书的大哥郭基孮赴解放区参加革命,入冀察热辽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戏剧和绘画;
1947年
潍县解放,郭氏励新小学改为潍坊市第一小学;第一次看到父亲画大幅宣传画,迎接***入城;
1952年
小学毕业,随父母进京,住地安门内米粮库胡同8号,报考新知中学;不久该校改名为北京第二十三中学;
1953年
中学时期酷爱美术,入学校美术组学习,在老师金玉峰先生指导下,学习水彩写生、石膏素描等;假日也经常随父亲去郊区写生,对画画开始入迷;
1954年
创作《送公粮》;在父亲和老师的指导下,作品采用“勾边填色法”完成,参加北京市少年儿童美术展览,受到称赞;这幅作品借鉴了潍县年画的技法,对后来艺术面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5年
三幅水彩画写生作品入选世界保卫儿童委员会主办的儿童画展;
1956年
初中毕业报考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未被录取,继续在北京第二十三中学读高中;
1959年
高中毕业,考入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后改为北京艺术学院,受教于卫天霖、李瑞年、张安治、阿老、张大国、罗尔纯、邵晶坤、左辉诸先生;
1961年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会议后,北京艺术学院,开始分科教学,入花鸟画科学习;在俞致贞、田世光、高冠华、戴林先生指导下,专攻花鸟画;作品《山泉》入选北京市国画展;时任北京市委领导的邓拓同志在《北京日报》上撰文,称赞“郭怡孮画的燕子花,生机勃勃,大有出蓝之概”;
1962年
毕业创作《春秀》入选文化部主办的“新芽”美展,作品被学校收藏;毕业分配至北京市第107中学任美术教师;
1964年
参加北京市“四清”工作团,任顺义县杨镇公社文教工作队员,负责中小学及卫生院的工作;
1965年
参加第二届全国运动会背景画制作工作;
1966年
“***”开始,“四清”工作队撤回北京,在市委党校集中学习;父亲被批斗,大哥去世,家被查抄;放在父母家中的所有少年时期的绘画作品全被抄光,至今无下落;
1967年
回到107中学,参加学校的宣传工作;与大学同学、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邵昌弟结婚;
1968年
参加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中小学美术教材编写工作,编成新教材两种,并在区内的部分学校试用;
1969年
“五一”、“十一”期间被抽到区里,筹备在天坛公园的群众游园工作,做美术设计,前后约有十几次;父母被“战备疏散”回潍坊老家;女儿郭葵出生;
1971年
父亲在潍坊去世,接母亲回京;
1972年
在校从事美术教学和宣传工作,画宣传画,出小报,并组织文艺宣传队排练芭蕾舞剧“红色粮子军”和歌舞节目,下乡、下厂宣传演出百余场,曾被选拔到首都剧场演出;组织宣传队员到首都机场欢迎外宾;
1976年
粉碎“四人帮”后,与邓元昌合作“***与杨开慧”;初稿通过后,获两个月创作假,利用这段时间努力练笔,并恢复花鸟画创作;
1977年
创作《东风朱霞》《***山河一片春》《架锅煮蟹》等作品,入选首届山水花鸟画展,在北京及全国各大城市巡展;
1978年
应邀进入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得到向我国著名画家吴作人、李苦禅、陆俨少、黄胄、石鲁等八十多位名家学习的机会;在创作组期间,为联合国大厦、***国宾馆、北京火车站贵宾厅、人民日报社接待厅及我国驻外使领馆等作多幅大画;参加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组织拍摄《中国花鸟画》影片,作为“兼工带写”的代表画家做技法介绍;参加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织赴桂林、涠洲岛、庐山、雁荡山等地写生活动两月余,同行者有秦岭云、王学仲先生;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北京电视台在新年之际邀请李苦禅、田世光、许麟庐、郭怡孮、周思聪、李燕录制“彩笔迎春”专题节目,合作《喜梅迎春图》恭贺新春;
1979年
首次赴云南西双版纳写生,至今已先后去写生二十余次;任中央美术学院首届花鸟画研究生班班主任,协助李苦禅、田世光先生组织教学;***同志在北京颐和园藻鉴堂会见吴作人、黄胄、李可染、叶浅予、王雪涛、李苦禅等七省市三十余位画家,畅谈繁荣国画大事,郭怡孮参加会见;
1980年
父亲郭味蕖平反昭雪,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筹备郭味蕖遗作展;组织带领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研究生詹庚西、赵宁安、郎森、龚文桢、张杲等到云南写生,收集毕业创作素材;北京花鸟画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
1982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主任;郭味蕖遗作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
1984年
***城楼中央大厅决定对外开放,应邀创作《河山似锦》大屏风画,在***上陈列;创作《繁荣昌盛》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并获文化部优秀作品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年
《郭怡孮花卉集》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6年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访日,同行的有刘勃舒、李松、单应桂、马德春、陶勤等人;与黄润华、姚有多三人赴杭州参加全国高等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研讨会;
1987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组织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应邀访问美国和加拿大,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政府大厦和满地可中国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在加拿大麦积尔大学讲学;
1988年
理论文章《写意、线条、程式》在《美术研究》发表;《花鸟画写生》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创作《热带雨林》等作品;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落成合作大画;
1989年
由北京中华书局和台湾中华书局联合举办“郭怡孮画展”在台湾中华艺苑开幕,这是首次两岸联合举办画展;台湾《中央日报》以“民族艺术的新霞”为题,给予高度评价;台湾中华艺苑同时出版画展图录;创作《半是浓妆半淡妆》《西湖过雨图》等作品;整理父亲遗著《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一书,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0年
主编《中国画》一书,组织中国画系教师姚有多、蒋采蘋、张凭、金鸿钧共同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1年
编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国画教材之二《花鸟画技法》一书,由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台北和台中举办个人画展;《郭怡孮画集》由台湾中华书局出版发行;8月,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家城的中央美术学院画室研修;并出访瑞士、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美国、肯尼亚等国;在巴黎、内罗毕、旧金山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在巴黎国际艺术家城展览厅举办“郭怡孮画展”;在非洲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法国文化中心举办“郭怡孮画展”;作品入选日本东高株式会社出版的《现代中国绘画》作品集;
1992年
发表文章提出“野草也是我的花园”“大花鸟精神”等主张;筹建郭味蕖故居陈列馆;4月,在山东潍坊开馆;《一路看花到几峰——对当代花鸟画的思考》一文在《美术》杂志发表;
1993年
任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任全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郭怡孮花鸟画》教学录像带由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出版;与邵昌弟合著《郭味蕖花鸟画技法》一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4年
应邀访问日本国琉球诸岛;发表访问记《我轻轻捧起一束百合》等文章;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参加中国书画名家访问团,访问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荣宝斋出版社出版《郭怡孮画集》;应邀为***创作《春光图》;为中央***部创作《碧海新霞》;赴日本东洋美术学校讲学一个学期;
1995年
任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1996年
参加日中水墨画交流展,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访日代表团***;《高原湖畔》获日中友协会长平山郁夫奖;《郭怡孮写意花鸟画》教学技法录像带发行;创作《日照香江——为1997香港回归而作》《南岛晨光》《赤道骄阳——我的内罗毕宣言》《与海共舞》等十多件大画;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郭怡孮画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全国政协书画室联合主办,同时有多篇评论文章在专业杂志和报社发表;筹办首届中国画邀请展,任副主任委员;
1997年
应邀同钱君萄、程十发、宋文治、吴青霞、王明明等十位画家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书画作品展;以紫荆花为题材创作多幅作品参加有关香港回归展览;
1998年
为***一楼大厅创作大幅花卉作品《新霞》;组织举办纪念郭味蕖诞辰九十周年活动;在***举行纪念会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郭味蕖》一书首发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和学术研讨会;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越南;应邀访问澳门写生,为迎接澳门回归创作《晨曦》等作品;《郭怡孮教学画稿》一书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9年
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参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家代表团访问台湾,任副***;赴香港参加中国当代书画展;任第九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
2000年
参加全国政协书画家代表团访日;参加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俄罗斯;母亲无疾而终,享年95岁;
2001年
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参加筹备“百年中国画展”,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高级创作研修班招生,于9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新校址开学;参加筹备“神州花韵——全国城市市花书画艺术大展”;出席中国文联第七次***;
2002年
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郭怡孮》首发式和原作展;带中央美院花鸟画高研班同学赴西双版纳等地写生搜集创作素材;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结业作品展和研讨会在院展览馆举行;出版《花卉写生教程》和《花鸟画创作教学》两部书;北京饭店设郭怡孮作品陈列长廊,长期陈列其代表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名家示范《郭怡孮画南国花木》;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郭怡孮绘画专题片;
2003年
参与组织策划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分别在大连、北京、上海、深圳展出;组织策划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分别在兰州、北京、上海等地展出;以上两个展览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系列展,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和世纪坛展出;撰写《承传与拓展——新世纪中国画的文艺复兴使命》一文;撰写《继往开来——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作品集序》;撰写长篇纪念文章《大野山花为你开放——王晋元的花鸟画艺术》;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开始招收博士生;参加《华夏情——两岸四地书画名家精品展》代表团,赴台湾、香港、澳门;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次***,推选为全国美协理事;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拍摄郭怡孮专题片;创作《深谷幽兰》《煌煌宫墙外 冉冉菖蒲稠》《朱竹白石图》等作品;《美术》杂志发表《当代中国花鸟画的诗性升华——王仲、郭怡孮艺术对话录》;《中国美术》杂志发表《笔墨、时代、创新——郭怡孮访淡录》;策划组织在杭州举行的《相约西子湖——中国画创作与评析研讨会》,并出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郭怡孮重彩写意花鸟画》一书;
2004年
赴澳大利亚访问、写生;组织策划《三峡论道——中国画创作与品评研讨会》;任第十届全国美展总评委,中国画、评委会副主任;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院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走近画家——郭怡孮》;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技法书《当代芥子园——郭怡孮画杜鹃》;参加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杏花村杯电视大奖赛,任评委;
2005年
组织筹办“全国写意画大展”,分别在北京和厦门展出;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访问、写生;
2006年
创作《绚彩——阳光》系列作品26幅;中国画艺委会第三届换届大会召开,继续担任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发表《大力构建和谐文化——迎接中国画艺术的全面复兴》的主旨发言;当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任书画联谊会会长;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
2007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9月开学;参与筹备在***举办的“百年足迹——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郭味蕖艺术教育研讨会”;
2008年
编著《画家·学者郭味蕖纪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主编《百年郭味蕖——纪念郭味蕖诞辰100周年绘画艺术精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主编《郭味蕖艺术文集》(上下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组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成立十五周年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郭怡孮花鸟画高研班”,结业,并举办展览;作品参加《奥运美展》;多件作品捐赠四川抗震救灾;《花卉写生教程》一书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研究精品成果奖”为***、中央办公厅创作大幅作品《荷花图》;筹建郭味蕖美术馆,在山东潍坊开馆;4月,“百年郭味蕖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任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总评委,国画组组长;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任主席团成员,全国美协第七届理事;
2009年
组织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历届优秀学生作品展,在山东潍坊郭味蕖美术馆展出;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郭怡孮画集》(上下卷);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丹青典藏——郭怡孮卷》《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大系——郭怡孮精品选》;3月,“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画艺委成立十五周年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在厦门展出;
2010年
主持第一期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沙龙”;发表《大好春光——中国花鸟画的优良传统和当代风采》一文和画作十余幅;与“图文天地”文化艺术机构合作,做丝网印刷、综合版画和仿真作品三十余件,并在山东潍坊郭味蕖美术馆和太原举办个人展览,综合版画及高仿真作品同时参加展出;参加***参事室和中央文史馆组织的文化调研活动,到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荣宝斋、798、宋庄以及深圳、大芬村、观澜版画基地、中国美院、安徽书画之乡等地调研,并到云南参加十六省市文史馆配合调研活动座谈会,最后写出调研报告《当前我国美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建议》,呈送***;调查提纲在《中国书画家》杂志上发表;整理作品,写回忆文章,全力准备2011年的个展《大好春光——郭怡孮绘画展》;去西双版纳,带博士生上写生课;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在西双版纳成立,任名誉院长;参加上海世博会美术作品展;两次去杭州,参加首届中国画双年展,发表《弘扬中国画艺术,加强中国画播布》讲演,《美术报》全文发表;为外交部新建大楼接见厅创作《荷风吹来四海香》大画;任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组织筹办“广州亚运会中国画展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昨夜又梦文殊兰》等三件作品参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畅春图》等五件作品参展;
2011年
创作《天地同和春光锦绣》《罗霄山花》巨幅作品,创作《花好何须问名字》等五幅综合材料作品;参加筹备在山东潍坊举办的“首届中国画节”筹备;5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大好春光——郭怡孮绘画展》,参展作品百余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央文史馆、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主办;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大好春光——郭怡孮作品集》;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电视片《画家郭怡孮》(上下集);
2012年
筹办第二届中国画节,为作品集撰写序言;组织《***黄河颂》画卷创作活动,赴黄河入海口写生;赴广州美院参加花鸟画教学研究并讲座;在太原举办个人画展。创作《百花谱》册页八十余幅;
2013年
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名誉主任;出席文化部全国美术工作会议;撰写《郭味蕖与徐院长、黄老师、白石翁三位画坛巨擘》一文,在《画界》《中国画学刊》发表;去四川青城山、都江堰写生;
2014年
应天津古籍出版社之邀编写讲义《郭味蕖讲花鸟画》;撰写《生命、绽放、飞翔——邵昌弟的的艺术人生》一文,中国美术报海外推广专集出版;带学生赴泰国清迈写生;参加中央文史馆代表团赴泰国、柬埔寨讲学;
2015年
《生命·绽放·飞翔——邵昌弟的艺术人生》在《美术》杂志,《中国画学刊》《人民日报》发表;《大匠之门——绚彩百花·郭怡孮花卉精品选》(共五集)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海天电视台拍摄《中国画家郭怡孮》在海外播放;筹办《散翁——疏园遗珍——郭味蕖晚年作品展》在郭味蕖美术馆展出;编辑《郭味蕖讲花鸟画》,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发行;筹备“中国画学会展”首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展览画册写序言;创作《太行春早》《待到山花烂漫时》两幅大画,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画展”;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录制《翰墨人生——画家郭怡孮》二集电视片;整理夫人邵昌弟“教学笔记摘抄”在《中国画学会》杂志发表;整理《俞致贞教学话语》,在《俞致贞纪念文集》中发表;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美术日记——郭怡孮作品选》;由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录制《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前二十集);
2016年
赴海南岛写生;《海棠依旧》《天风》二画被选为2016年第十二届第四次全国***和全国政协***首日封用画;赴云南腾冲、瑞丽、莫里瀑布、樱花谷、来凤山等地沿丝绸之路写生,写生作品在国家画院展出;创作《地中海的阳光》参加由中国美协组织的“中国画家眼中的世界展”海外展;继续拍摄《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十集);应邀为杭州G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大会主会场迎宾厅绘制大瓷瓶《春风图》;筹备“河岳荐灵——郭味蕖山水画首展”在郭味蕖美术馆展出;参加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澳门”在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地做学术讲座;《为了前行的纪念——田世光先生百年》一文在《美术研究》发表;筹备“陈介祺资料展”参加“陈介祺艺术节”,在郭味蕖美术馆展出,并发表讲话;为张继先生所著文学传记《画家王晋元传》写序;拍摄《画坛对话录》,与美术史论家刘曦林先生对话电视片;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去清华大学礼堂为港澳台留学生讲中国绘画;中国画学会召开第二届大会,换届后不再担任会长,被推举为名誉会长;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中国书画名家精典作品选——郭怡孮》(全四册);
2017年
赴海南采风写生月余,并拍摄写生电视片;三十三集《郭怡孮花鸟画教学研究》教学片全部拍摄完成,在中央数字书画频道《空中课堂》连续播出;参加由中国画学会主持的国画巨作《长江***图》的创作;创作扇面画作品数十幅,上海美术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将分别出版;应邀做中央美术学院的百年校庆访谈;参加由中联部和中国美协共同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而创作的大型花鸟画作品,在***陈列展出;与高瑞华女士结婚;
2018年
参加由中央文史馆等单位组织的,“中华家园”美术创作工程,所画紫荆花入选该创作项目;组织筹办“时代华章——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潍坊中国画节展出,浙江海澜美术馆展出;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录制《又是一年春消息》电视片在春节期间播出;《国画家》杂志2018年第一期发表《纪念郭味蕖先生诞辰110周年——郭怡孮先生访谈》;《美术观察》杂志发表《时代人物郭怡孮:中国诗情对自然的现代朗照》一文;赴贵州毕节原始杜鹃林写生,江苏电视台拍摄写生纪录片;赴山东潍坊参加“第八届中国画节”;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当代没骨画展”;创作巨幅重彩荷花《朝晖》;参加中央美院的百年校庆纪念展;创作《春光图》,作为2018年中央对外联络部与各国交往的贺年片;作品《紫藤》和《梅花》两幅扇面作品入选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首日封用画;参加中央数字频道组织的“戊戌·仰山雅集手扎展播”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百年诞辰纪念美展;
获奖荣誉
暂无获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