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远柏艺术画廊

韦远柏艺术画廊

艺术家: 韦远柏

艺术家介绍

韦远柏(1925-2015),安徽省安庆市人,1942年考入国民政府重庆国立艺专中国画系,师承国画大师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黎雄才、黄君璧专工山水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安庆市美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美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派画院名誉院长,安庆市书画院名誉院长。

参展入编的部分作品:

《中华昆仑》入编《中日现代美术通鉴》;  

《九华百岁宫》由中国驻外使馆展出以推广中国国学,并被收藏;

《九华天台》入编《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

《大好河山》入选《金陵祭全国书画大展》,获金奖;

《菜子湖里稻米香》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迎澳门回归——全国中国画精品展”;

《秋山寂无语》入编由中央美院等四单位联合编撰出版的《今日中国美术》;

《奔泉》入编《中国美术家选集》;

    《吴道子嘉陵遨游图》入编《中国名人书画集》,并由河南吴道子艺术馆永久收藏;

    《峡江行》等两件作品参加《汉城,中国书画艺术展》并编入画册。

    《天都神韵》、《麦里芝水池一角》入编《荣宝斋》传统艺术版;

    《鸟鸣山更幽》发表于香港《大公报》艺术专版;

    《夔门雄姿》等180幅作品收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韦远柏》一书中。

    同时,其作品及艺术事迹被广泛刊登在《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品鉴》、《中国精品艺术》、《画界》、《中国艺术大家》、《十大中国书画家》、《名流》等国家级专业刊物上。

    2014年9月,由安徽省安庆市人民政府、朵云轩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韦远柏从艺七十年国画展》,在上海朵云轩美术馆举办;2012年11月,由中国国家画院、安庆市人民政府、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走近大自然——韦远柏七十周年国画回顾展》在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2004年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省文联等单位主办的《韦远柏从艺六十周年画展》在合肥中日友好美术馆举办。近年来多次应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美术专业机构邀请举办个人画展。

    2014年6月,韦远柏个人美术馆——望佛斋远柏美术馆在深圳市落成。

    2015年2月,韦远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安徽省安庆市市立医院逝世,享年90岁。    深圳市韦远柏美术馆将韦老遗作常年展出,并策划承办韦远柏国画艺术全国巡回展,将韦老的艺术影响推向新的高峰。

艺术家生平

1925年
农历三月初五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父韦作仁随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参加北伐战争,我出生时未归,母汪家贞携姐兄在家;

1928年
三岁能记事,初见父甚畏,宾客累指客堂前邓石如对联下款“完白山人”四字相教,能识;父携回手摇留声机,耳濡目染,能唱京剧两段,能随军乐踏步;

1930年
安徽省省会安庆市兴办两所实验小学,直属省教育厅,校长舒德进毕业于北平高师(北师大前身),高薪延聘名师来校任教,美术教师阎松父,上海美专毕业,教学生动规范,小学三年级时,我即以素描静物入门;

1935年
亲戚赠上海出版《艺风》杂志,熊佛熙主编,厚厚一册,满载当时画坛名人名作及肖像,陈之佛、徐悲鸿、陈树人、来楚生、贺天健、李可染等,女画家潘玉良、孙多慈两位,我爱不释手,对以上名人十分羡慕;

1937年
日寇进犯上海,淞沪战争拉开序幕,捷报频传,安庆小学照常上课,直至毕业;9月入安庆一中初一,10月教育厅因战事吃紧,命各校停课,学生放归;12月,日寇在南京大***,凶耗传来,安庆百姓人心惶惶,街头行人罕见,举家逃入西郊山口镇百子山脚下,首次看到真山真水,首次对安庆八景之一“百子晴岚”入迷;

1938年
父兄电催,全家去武昌,后西行宜昌,继而逆江入蜀,过三峡,船行数日,三峡风景令我迷恋惊喜,如癫似狂,不时发出尖叫,旁若无人。我爱名山,真乃天性也,命中注定这辈子与山水和山水画相伴终生;至重庆,入江津县国立九中,初中时,课余临《艺风》刊载之贺天健山水条屏,能逼真,送交美术老师葛康俞、夏明远批阅,二师均惊诧;

1941年
随父单位移居重庆璧山县,因县内无高中可插班,闲散在家,习字临帖,摹《芥子园画谱》,后闻丹阳正则艺专在璧山建校招生,遂报名考入,校长吕凤子亲自教美术理论,贵州教育家黄齐生教国文,谢孝思教花鸟白描,吕去疾教素描、速写、色彩等;

1942年
考入重庆磐溪国立艺专国画三年制本科;入学首任校长陈之佛,教导主任丰子恺,国画科主任傅抱石,教师有李可染、黎雄才、黄君璧(兼)、潘韵、杨建侯等;两年后陈校长离校,潘天寿继任校长,谢海燕任教导主任,吴茀之任国画科主任,教师有高冠华、蒋凤白等;

1946年
于艺专毕业离校,自渝返皖,就职安庆师专,担任国画、国乐教师,同年与安庆女中教师童雪鸿、葛康素在安庆举办书画联展;

1950年
以安庆市美术界代表身份出席安徽省首届文代会,画技方兴未艾;

1953年
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国画作品展;

1954年
作品《过团日》、《庐山烟云》入选安徽省首届美术作品展;评论家宋亦英在《安徽日报》撰文评论韦远柏山水画作品《过团日》以传统笔墨技法,表现现代题材,作了可喜的尝试;

1972年
因母卧病在床,终日守护在旁,动动笔墨,画画小品;

1983年
由安庆五中调回三中继续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该校高一女生何晓云课余来我家学国画,天赋极佳、勤奋执着,系可造之材,数年后入***,十届全国美展何晓云国画《嫩绿轻红》获全国金奖;

1987年
被教委指定为中学美术、音乐高级职称评委之一;

1988年
从安庆三中退休,同年即受聘安庆市老年大学美术国画班导师及安庆师范学院艺术系国画兼职教授;同时开办业余美术班,收徒颜伶;

1989年
11月,应天津美术学院之邀,在天津美院展览馆举办“韦远柏画展”,展出山水作品200件,多为1980年之后作品;院长王兰城主持画展开幕式,孙其峰、王学仲、夏明远、王麦秆、张之仁在开幕式上均给予作品极高评价,《天津日报》、《今晚报》等媒体均有报道;

1990年
南京、安庆两地美协在宁联办我个人画展,作品百幅,其中《九华天台》,收录于《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一书中;

1991年
被安徽省委授予“离退休老干部先进工作者”;

1992年
创办安庆市龙眠国画研究会,宗旨之一,为纪念安庆市宋代大画家李公麟;其二,为本市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任会长十余年,现任名誉会长;

1997年
在池州九华山文物馆内举办“韦远柏九华山百景展”,一幅一景,共百幅,悉数为九华山巨龙大酒店收藏;

1999年
女儿韦嘉(又名刘嘉)在安庆市创办望佛斋画廊,2002年将画廊迁入深圳开办至今;

2001年
6月,作品发表于光明日报出版社的《中国艺术》;

2003年
在安庆举办“韦远柏从艺六十周年回顾展”;

2004年
在合肥举办“韦远柏从艺六十周年回顾展”;出版《韦远柏山水画集》;

2006年
应邀在新加坡新闻中心好望角画廊举办个人画展,由女儿及外孙刘文陪同,新加坡教育部长、新加坡美术协会会长到会并致词;

2007年
赴中国台湾,与台北书画家进行书画交流展;7月,作品发表于《人民政协报》的“画界”;11月,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出版社的《中国艺术大家》;

2008年
汶川地震,捐给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山水作品一件,为修建都江堰二郎神庙;作品由文物出版社出版;12月,有作品发表于团结出版社的《中国书画领军人物》(山水卷);

2009年
与女儿韦嘉(刘嘉)去日本东京参加“第二届中日书画交流展”;出版《中国当代美术名家——韦远柏画集》;1月,作品发表于中国经济文化出版社的《艺术市场新焦点》;4月,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出版社的《名家名迹》;9月,作品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的《伟大的文艺复兴》;9月,作品发表于长城出版社的《当代中国书画名家》;10月,作品发表于团结出版社的《聚焦中国画大家》;

2010年
应邀去广州参加广东省狮子会赈灾书画拍卖活动,捐山水作品一件,拍卖所得悉数捐予甘肃宁县饮水工程;在香港《大公报》刊登3件作品和专题报道;安庆市文联授予安庆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发表于工会博览杂志社的《中国艺术时代杰出人物》;10月《艺术人物》专版推荐;10月,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出版社的《江山如此多娇》;12月,作品发表于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中国书画传奇人物》;

2011年
作品《齐云山雄姿》等11幅发表于《中国书画名家精品收藏集》;4月,作品发表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翰墨盛世名家》;《收藏快报》第三期专版人物介绍;9月,香港《美术报》中文版“名家风采人物作品”整版介绍;

2012年
安庆市文化局、安庆市书画院授予韦远柏名誉院长一职;9月,作品发表于红旗出版社的《新中国美术大典》;安庆市文化局、安庆市书画院授予韦远柏名誉院长一职;人民美术出版社编撰收集了180余幅作品,出版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韦远柏》;11月,在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走进大自然——韦远柏从艺七十年国画回顾展”,李可染的夫人邹佩珠先生、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先生等出席并剪彩;

2013年
11月,赴深圳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女儿韦嘉策办;

2014年
5月,深圳望佛斋画廊选送我20余幅作品参加文博会展览; 6月,女儿韦嘉在深圳开办“望佛斋远柏美术馆”,长期展出我百余幅作品;9月,安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韦远柏从艺七十年国画展”在上海朵云轩开幕,《漓 江行》等70余幅作品参展;

2015年
2月,远柏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安徽省安庆市市立医院逝世,享年90岁;

2016年
5月,纪念韦远柏诞辰91周年国画回顾展,在深圳市国际会展中心文博会6号馆举办; 

获奖荣誉


《大好河山》入选《金陵祭全国书画大展》,并获金奖;

艺术作品展示

韦远柏_走近石塘湖
韦远柏_走近石塘湖
韦远柏_金秋玉帛点染,江山今朝更好看
韦远柏_金秋玉帛点染,江山今朝更好看
韦远柏_金鞭溪源头
韦远柏_金鞭溪源头
韦远柏_锦绣江南
韦远柏_锦绣江南
韦远柏_长春听涛
韦远柏_长春听涛
韦远柏_阳朔在望
韦远柏_阳朔在望
韦远柏_阳朔风情
韦远柏_阳朔风情
韦远柏_雨后秋山云水涌
韦远柏_雨后秋山云水涌
韦远柏_风景如昔歌声原味
韦远柏_风景如昔歌声原味
韦远柏_飞升岩
韦远柏_飞升岩
韦远柏_高士观山图
韦远柏_高士观山图
韦远柏_高士观瀑图
韦远柏_高士观瀑图
韦远柏_黄山多奇峰,跋涉自从容
韦远柏_黄山多奇峰,跋涉自从容
韦远柏_黄山归来
韦远柏_黄山归来
韦远柏_黄山揽胜
韦远柏_黄山揽胜
韦远柏_黄山松云图
韦远柏_黄山松云图
韦远柏_黄狮寨宝书峰
韦远柏_黄狮寨宝书峰
韦远柏_龙山新秋
韦远柏_龙山新秋
韦远柏_龙山晓黛
韦远柏_龙山晓黛
韦远柏_龙山浴后系玉佩
韦远柏_龙山浴后系玉佩
韦远柏_龙山雨后
韦远柏_龙山雨后
韦远柏_龙眠山龙眠河
韦远柏_龙眠山龙眠河
韦远柏_龙脊梯田入云霄
韦远柏_龙脊梯田入云霄
韦远柏_龙虎山远眺
韦远柏_龙虎山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