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衡艺术画廊

杨德衡艺术画廊

艺术家: 杨德衡

艺术家介绍

笔名半聪,著名国画家。1939年9月出生,辽宁丹东人。1956年考入东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等美术学校(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前身),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修业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XXX特殊津贴获得者、原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辽宁画院画家。先后在中国美协辽宁分会创作室、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从事专业美术创作。曾任辽宁画院副院长、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辽宁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理事等职。

师从赵梦朱、钟质夫、郭西河教授,继承“京津画派”花鸟画精髓。擅长工笔重彩,精通没骨法,兼长小写意,尤精绘鹤。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强,致力于花鸟画与山水画相结合,追求花鸟画的“大境界”,扩展了花鸟画的艺术语言,开拓了花鸟画新的表现意境。作品传递出清纯刚正、平和雅致的气息,雅俗共赏。

    继1964年毕业创作《稻香季节》在全国花鸟画坛产生强烈反响之后,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部分获奖。有20余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XXX***紫光阁、北京市***地区管理委员会、外交部***国宾馆、军事博物馆、总政***、总后京丰美术馆、XXX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国家级单位收藏。先后在新加坡、韩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台北、香港、澳门、沈阳、青岛、烟台、珠海、中山、江门、东莞、丹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杨德衡画集》、《杨德衡从艺50周年写生作品集》、《杨德衡花鸟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德衡》。著有《写意鹤技法》、《鹤的画法》、《杨德衡画鹤》、《杨德衡画没骨画》等。

艺术家生平

1939年
己卯,1岁9月24日,出生于辽宁省安(丹)东市。祖籍河南省(今河北省)武安市同会村。父亲杨瑞堂,母亲于素琴;

1956年
丙申,17岁9月,考取东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等美术学校。(1958年更名为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1959年
己亥,20岁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升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前三个半学年通学山水、花鸟、人物;

1963年
癸卯,24岁三年级下学期入花鸟画专业班,从师赵梦朱、钟质夫、郭西河先生研习花鸟画;

1964年
甲辰,25岁8月,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分会创作室;毕业创作《稻香季节》参加由高教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1964年毕业生创作成绩展览会”;《稻香季节》在《美术》第6期首次发表;11月,《人民日报》发表《稻香季节》和评介文章。赴法库县农村“劳动实习”;

1965年
乙巳,26岁《稻香季节》参加国家对外文委主办的“中国现代美术展”,赴苏联、东德展出;《稻香季节》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9月,赴锦县农村参加“四清”运动;

1966年
丙午,27岁2月,《稻香季节》参加国家对外文委主办的“中国现代美术展”,赴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展出;5月,“四清”运动结束,回到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1968年
戊申,29岁10月,赴盘锦辽宁省“五七干校”劳动,从此背上政治冤案;

1969年
己酉,30岁11月,独身到辽宁省康平县农村“插队落户”;

1970年
庚戌,31岁11月,与康平县医院护士张淑秀小姐在逆境中喜结良缘;

1971年
辛亥,32岁11月,女儿杨晓丹在康平县出生;

1972年
壬子,33岁分配到康平县文化站工作,任美术组组长;

1973年
癸丑,34岁7月,调到铁岭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任美术组组长;11月,参加在鲁迅美术学院举办的“辽宁省国画创作研究班”;

1975年
乙卯,36岁7月,儿子杨光迈在铁岭出生;

1978年
戊午,39岁落实政策,回到沈阳,重返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工作;《稻香季节》赴泰国、朝鲜、西德展出;陪同江苏省国画院魏紫熙等五位画家,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写生,为期两个月;第一次赴长白山深入生活;

1979年
己未,40岁1月6日,十年的政治冤案终于平反昭雪;6月,调入辽宁美术馆任创作员;年画《百花报春》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完成第一幅仙鹤作品《林中鹤舞》;《林中鹤舞》、《护花神》参加“纪念***辽宁省美术作品展”;《搏击》、《长白花红》等作品参加“辽宁省美术作品展”;

1980年
庚申,41岁成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花鸟画研究会筹备组成立任副组长;《富丽和平》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跨越七省,先后赴黄山、庐山、青城山、三峡、黄果树瀑布等风景名胜写生,为期70天,行程1万多公里;

1981年
辛酉,42岁《傲雪》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稻香季节》参加“中国国画现代作品展”,赴美国华盛顿展出;《新苗》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赴旅顺、长海县深入生活;

1982年
壬戌,43岁2月,辽宁画院成立,成为辽宁画院画家;5月,《搏击千里》在《羊城晚报》发表;应邀赴丹东国画学习班讲学;第一次赴鹤乡——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第二次赴长白山深入生活;

1983年
癸亥,44岁《问世》等6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辽宁画院作品展览”;《惜别》等4幅作品在《农民画报》第8期发表;《沈阳日报》发表《笔下生鹤——访辽宁画院画家杨德衡》;《小熊猫》、《猴》、《梅花鹿》、《斑马》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二次赴鹤乡——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第三次赴长白山深入生活;赴庄河冰峪沟写生;

1984年
甲子,45岁《春归》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及辽宁省政府颁发的1983年优秀文艺作品奖;论文《生活的启迪——花鸟画创作体会》在《美苑》第3期发表;第三次赴鹤乡——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赴桂林、西双版纳等地写生,为期两个半月;

1985年
乙丑,46岁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香港《文汇报》发表《鹤乡恋歌》等4幅作品及创作随笔《生活给我以启迪》;应邀赴苏州刺绣研究所讲学;第四次赴鹤乡——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

1986年
丙寅,47岁海峡之声电台播出林容华撰文《刻意追求乐在“鹤”中——记著名中年画家杨德衡》;

1987年
丁卯,48岁《鹤乡图系列》组画14幅完成;《初雪》参加“中国画展”赴蒙古国展出;《哺育》等6幅作品入编《辽宁美术家作品选》;《春归》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沈阳晚报》发表《无限深情溢笔端——简介组画〈鹤乡图〉》;海峡之声电台播出《画鹤高手杨德衡扬名海外》;3月,第五次赴鹤乡——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7月,第六次赴鹤乡——辽宁盘锦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12月,第七次赴鹤乡——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

1988年
戊辰,49岁评为国家二级美术师;《南归》参加“辽宁省第二届国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南归》入选“关东画展”;《鸣雪图》由辽宁省博物馆收藏;《鹤的一家》参加“香港《文汇报》40年报庆展”,入画集并收藏;《丹顶鹤》由辽宁广播电台收藏;第八次赴鹤乡——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

1989年
己巳,50岁当选辽宁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哺育》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并入画集;《鹤魂》参加“中国中青年国画展”赴苏联展出;《寒塘鹤影》由北京***收藏,入编《***藏画集》;《鹤舞》参加“第四届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并入画集;《春》、《夏》、《秋》、《冬》由中国驻日本福冈总***收藏;《鹤乡情》、《鹤乡之春》等17幅作品捐赠于第11届北京亚运会;

1990年
庚午,51岁启用斋名:云鹤轩;《初雪》赴摩洛哥展出;《群仙图》参加辽宁省美协举办的“白山黑水画展”赴新加坡展出;《搏击》、《鸭绿江上》等5幅作品参加“北国风情中国辽宁画院作品展”赴新加坡展出;《鹤》参加“第五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待哺图》、《群仙图》参加湖社画会举办“现代中国画展”;《哺育》、《梦乡》在中国香港《艺术界》第3期发表;

1991年
辛未,52岁加入辽宁省湖社画会;4月,在新加坡举办“杨德衡画展”;《初雪》赴西班牙展出;第四次赴长白山深入生活;

1992年
壬申,53岁《鹤乡图》由北京***地区管理委员会收藏,并入编《***珍藏书画集(续集)》;《搏击风云》获得“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中国画展”佳作奖;先后赴恒山、华山、祁连山、天山、峨眉山、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等地写生,历时3个月;

1993年
癸酉,54岁辽宁画院与辽宁美术馆分制独立,开始担任辽宁画院副院长;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稻香季节》入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美术集》;《群英图》参加“纪念****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展”,并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1994年
甲戌,55岁出任辽宁省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在辽宁省第五次美代会上当选辽宁省美协理事;《古藤逢春》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劲松瑞鹤迎朝晖》由辽宁省政府收藏;《鹤乡》参加“东北三省中青年水墨画首届大展”;

1995年
乙亥,56岁《春归》(90×350cm)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北京京丰美术馆)收藏;6月,随“中国辽宁省文化艺术代表团”访问韩国,在春川市举办“三人作品联展”;《鹤魂》等6幅作品入编《中国辽宁画院》画集;海峡之声电台播出林容华撰文《杨德衡——冲天一飞鹤》;被丹东市政府评为丹东籍五位著名画家之一;

1996年
丙子,57岁启用笔名:半聪;《亲子情》参加“海峡两岸名家工笔绘画展”,并入画集,由台湾艺术教育馆收藏;《游春图》在中国澳门、台湾展出;应邀赴丹东学术交流;《丹东日报》发表杨焯兴撰文《尺幅丹青写人生》;《鸭绿江晚报》发表杨焯兴撰文《画鹤高手杨德衡》;第九次赴鹤乡——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

1997年
丁丑,58岁连任辽宁画院副院长;应北京京丰美术馆之邀,创作巨幅工笔花鸟画《春归图》(248x1050cm),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北京京丰美术馆)收藏,陈列于宴会大厅;应外交部***国宾馆之邀,创作大幅花鸟画《初雪图》,由外交部***国宾馆收藏,陈列于***国宾馆养源斋;《秋江冷艳图》等10幅作品由外交部***国宾馆收藏;《紫荆迎春》入编中国香港《今日中国》特刊《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香港回归作品专集》(珍藏本);《沈阳晚报》发表孟祥棣撰文《颂崇高回归精神——巨幅工笔画〈春归图〉京华诞生记》;

1998年
戊寅,59岁荣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稻香季节》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国画卷》;《春归图》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卷》;《杨德衡画集》由辽宁画报出版社出版;《春归》入编《当代中国工笔画》;《十二生肖》等多幅作品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辽宁画院北国风情画展”;《辽宁画报》发表杨仁恺撰文《千只瑞鹤凌空舞——读〈杨德衡画集〉赘语》;《沈阳日报》发表孟祥棣撰文《“冲天飞鹤”写人生——杨德衡其人其画》;《沈阳晚报》发表孟祥棣撰文《“冲天飞鹤”杨德衡出版画集》;第五次赴长白山深入生活;《鹤鸣九皋》、《亲情》等7幅作品捐赠于抗洪救灾;

1999年
己卯,60岁《写意鹤技法》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傲雪》入编《新中国美术50年》画集;《十二生肖》入编《名家动物画艺术》;《春归图》等3幅作品入编《辽宁画院》画集;《双鹤图》等4幅作品入编《名家花鸟画艺术》;论文《创造花鸟画大境界》在《美术观察》第8期发表;第十次赴鹤乡——辽宁盘锦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赴菏泽、苏州、周庄等地写生;

2000年
庚辰,61岁《鹤的一家》由外交部***国宾馆收藏;《美术》第8期发表贲庆余撰文《与鹤共舞——杨德衡的创作启示》及《情侣》等3幅作品;9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杨德衡鹤乡情画展”暨学术研讨会;《文艺报》发表研讨会纪要;有19家媒体对画展做了相关报道,刊发作品52幅次;1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李秉忠撰文《与鹤共舞人生如歌——记著名花鸟画家杨德衡》;书法作品荣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特别金奖;赴山东荣成天鹅湖写生;

2001年
辛巳,62岁2月,卸任担任8年的辽宁画院副院长,并退休;7月,先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岛展览中心、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杨德衡鹤乡情画展”;12月,被辽宁画院返聘;《霜重色愈浓》入选“辽宁省******美展”并获铜奖;《鹤的画法》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六合同春》由******紫光阁收藏,并入编《***紫光阁藏画》;《春归》入选“全国画院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展”并入画集;

2002年
壬午,63岁当选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春归》、《稻香季节》入编《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下);辽宁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与鹤共舞》;第六次赴长白山深入生活;赴辽宁闾山、山东龙口及威海、新疆巴音郭楞等地写生;

2003年
癸未,64岁《南归》入选“全国书画院作品展”获优秀奖,并授予“全国书画院百佳书画家”称号;《重返家园》入选“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九九归一》等5幅作品由***台湾事务办公室收藏;《翩翩起舞》挂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主持“1920—2003湖社会员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抗击“非典”捐赠作品《白衣仙子图》;赴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9国考察、写生,历时3个月;

2004年
甲申,65岁《飞舞》参加“海峡两岸名家工笔绘画展”并入画集;主持“2004湖社学术年会”;第十一次赴鹤乡——辽宁盘锦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写生;

2005年
乙酉,66岁受辽宁省委、省政府委托为新加坡***李显龙创作《富丽和平图》;《长白山花烂漫时》入选“辽宁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天下奇观红海滩》参加***老干部局举办的“全国著名画家邀请展”并收藏;筹备并主持由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主办的“海峡两岸工笔画名家作品展”,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同泽书画》第2期发表孙世昌撰文《鹤翔云海——谈杨德衡花鸟画大境界》;第七次赴长白山深入生活;赴河南等地写生;

2006年
丙戌,67岁辽宁画院延聘3年;《初雪图》入编《***国宾馆书画珍藏》;《重返家园》入选“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的“东北三省名家书画展”;《辽宁日报》海外专页发表《六合图》;《今日辽宁》发表署名晓苏的撰文《杨德衡——稻香的季节》;主持“2005年度湖社画会学术年会”;《杨德衡从艺50周年写生作品集》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12月,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杨德衡从艺50周年回顾展”暨学术研讨会;辽宁电视台等8家媒体进行新闻报道;

2007年
丁亥,68岁《春归》、《傲雪》入编《当代中国工笔画集》;《稻香季节》等6幅作品入编《中国书画世纪经典·当代工笔画家百名》;《初雪图》等6幅作品在《美术大观》第1期发表;资讯“‘杨德衡从艺50周年回顾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沈举行”在《美术》第4期发表;《天歌图》入编《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作品集》;《梦乡》等3幅作品入编《鲁艺在东北美术部专辑》;《稻香季节》入编《收藏界》第9期论文题目为《鹤舞九天——中外大画家的鹤之恋曲》的图例;《辽海文化镜像》发表程义伟撰文《美丽的飞翔——杨德衡艺术世界的一个向度》;10月,《晨妆》参加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入编画集并收藏;11月,《昨夜风雨后》、《澄明时光》等4幅作品参加“振兴的岁月——辽宁画院建院25周年优秀作品晋京展”,8幅作品入编《辽宁画院建院25周年优秀作品集》;12月,配合“奥林匹克文化活动——艺术中国”,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做“天籁鹤鸣”学术讲座;

2008年
戊子,69岁特邀参加“第十四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倒春寒》在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并入编《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展作品集》;《古藤逢春》在《美术》第2期发表;《鹤乡恋歌》等3幅作品在《收藏界》发表;《美术大观》第10期发表王秀杰撰文《永远的晴空鹤舞》;赴京郊十渡、松山、怀柔等地写生;

2009年
己丑,70岁《飞雪落鸿》等4幅作品参加“时代精神·纪念湖社成立90周年全国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在长春、长沙等地展出,并入画集;《腾飞》参加“辽宁纪念***书画摄影作品展”;《案头画范·中国画技法丛书——杨德衡画鹤》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赴京郊白洋沟、爨底下等地写生;

2010年
庚寅,71岁《案头画范·中国画技法丛书——杨德衡画没骨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惊鹭图》《山魂》等12幅作品入编《热烈祝贺“***”召开——名家书画》(国画卷);《南归》等4幅作品及论文在台湾《工笔画》发表;《初雪图》在《***特刊·环球快讯》发表;12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系列(一)——杨德衡画展”;《家园》、《鹊巢》由刘海粟美术馆收藏;赴太行山、洛阳、延安、青海、西藏等地写生;

2011年
辛卯,72岁被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聘为研究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杨德衡画展——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以下简称“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开始;6月3日—6月15日,在珠海古元美术馆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珠海站)暨学术研讨会;《舞神图》等2幅作品由古元美术馆收藏;6月25日—7月5日,在中山美术馆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中山站);《鸣鹤图》由中山美术馆收藏;10月25日—10月30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深圳站);11月11日—11月16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广州站);11月19日—11月27日,在江门美术馆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江门站);《河塘十里香》由江门美术馆收藏;12月1日—12月5日,在中国澳门林则徐纪念馆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澳门站)暨“杨德衡、杨光迈父子画展”;《鸣荷图》由澳门基金会收藏;杨德衡、杨光迈父子在澳门有线电视台录制访谈栏目《澳门菁点》;《傲雪》特邀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辽宁晋京优秀美术作品展”,并入编《辉煌历程时代丹青——辽宁优秀美术作品集》;《荷塘清夏》等3幅作品参加“辽宁画院美术精品展”,在辽宁美术馆展出;《杨德衡花鸟画选》出版;赴澳门完成25个“世界遗产景点”写生;

2012年
壬辰,73岁《澳门日报》发表柯秉刚撰文《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参观“杨德衡、杨光迈父子画展”速记》;6月,《秋色图》参加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成立五周年书画展”;9月11日—9月13日,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香港站);10月11日—10月28日,在东莞岭南美术馆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东莞站)暨学术研讨会;《湿地之神图》、《鸣秋图》由岭南美术馆收藏;《杨德衡花鸟画集》出版;11月,《映日荷花别样红》等7幅作品参加“辽宁画院美术作品展”;《傲雪》在《美术》第5期发表;赴香港、东莞、台北、海南等地写生;

2013年
癸巳,74岁当选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会长;被台湾高雄市书画协会聘为顾问;《荷塘倩影》特邀参加台湾“高雄市书画协会作品展”;《映日荷花别样红》参加由辽宁省博物馆主办的“辽宁馆藏书画精品展”;《惊鹭图》参加“2013年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作品展”;《梦芙蓉》等8幅作品参加“辽宁画院老艺术家作品展”;新浪网建立“杨德衡个人官方网页”;

2014年
甲午,75岁8月23日—9月3日,在台北中山纪念馆举办“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台北站);《相依》由台北中山纪念馆收藏;台湾中天电视台《真心看台湾》栏目对本次展览做专题报道;台湾《典藏》、《工笔画》杂志对本次展览做评介报道;9月24日—10月7日,在丹东美术馆举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杨德衡‘回家’画展——两岸四地个人巡回展”(丹东站),丹东电视台、丹东日报社等多家媒体报道;辽宁电视台采播大型访谈节目《国画大家杨德衡的艺术人生》;《傲雪》入编《翰墨撷英·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建院五周年书画作品集》;《稻香季节》、《春归图》等4幅作品入编《沈阳美术史》;第十二次赴鹤乡——辽宁盘锦自然保护区深入生活;赴台湾各地、丹东、庄河等地写生;

2015年
乙未,76岁1月,《花鸟画大师杨德衡》在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中国大观》栏目播出;9月,《睦邻图》、《桃花盛开的地方》、《飞越珠峰》、《远征难》、《湿地奇观》参加“致敬祖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辽宁画院双年展”;赴丹东、宽甸、俄罗斯等地写生;

2016年
丙申,77岁;1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德衡》;2月,《傲雪》《春归》《初雪图》入编《辽宁当代美术史(1949——2014)》,并有专题论述、作品点评、简介等;4月8日,《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德衡》首发式在***国宾馆6号楼举行。首发式前全体嘉宾参观陈列于***国宾馆养源斋的杨德衡代表作品《初雪图》及陈列于12号楼总统套房内的杨德衡代表作品《鹤的一家》,首发式上嘉宾对杨德衡取得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的赞誉,认为杨德衡先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花鸟画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大红袍画集印刷精美。中央电视台、辽宁卫视做专题报道。《松鹤遐龄》由***国宾馆收藏;4月,由沈阳电视台编辑的电视专题片《鹤鸣九皋 声闻于天——杨德衡从艺60周年》录制完成;4月16日—5月29日,“艺海之旅——杨德衡从艺60周年学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学术展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辽宁画院、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辽宁省博物馆承办。鲁迅美术学院孙世昌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共展出作品215幅,包括创作、写生、手稿等。《双鹤图》《荷塘双侣》《秋色图》《霜重色愈浓》《新的一代》由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展览期间中央电视台、辽宁卫视、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中国改革报》、《辽宁日报》、《沈阳晚报》等新闻媒体及12家网站做专题报道;4月25日,辽宁卫视播出《追梦辽宁人——杨德衡的花鸟人生》专题片;7月,《享春》《清夏》《恋秋》《守冬》4幅画猴作品入编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风月猿猴:虫二居藏名家猿猴作品集》;7月27日,丹东电视台播出《第一传媒——杨德衡的花鸟人生》专题片;9月19日,《静夜思》参加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举行的“人民美术出版社纪念建社65周年——大红袍名家新作展”。《秋色图》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收藏;10月30日,《秋色图》发表于《光明日报》12版“美术视野”;10月1日—20日,“天籁鹤鸣——杨德衡花鸟画作品展”在大连市十五库艺术中心举行,共展出作品60幅;11月11日,参加“辽沈工笔画发展研讨会”,并做专题发言。研讨会内容及作品《睦邻图》发表于《辽宁日报》2016年11月10日《艺术周刊》;12月8日,《一家亲》参加在大连市图书馆举办的“大连市民盟***建国67周年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小品大象扇面艺术展”;12月12日,《睦邻图》参加在辽宁美术馆举行的“丹青北国行——2016年度艺术大展暨特邀名家作品展”;8月30日—9月15日,与儿子杨光迈“自驾写生游”行程6000余公里,穿越10省,先后到张家界、凤凰古城、神农架、九寨沟、扎尕那、壶口瀑布等地采风、写生,完成水墨写生作品41幅;

2017年
丁酉,78岁3月份起开始撰写《杨德衡人生大事记》,融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党的记忆、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于一体。截至10月底,已完成八万余字;9月20日—21日,参加在辽宁大厦举行的“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杨德衡新增补为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理事;9月29日,赴***国宾馆5号楼参加“***国宾馆第二十七届老艺术家中秋聚会”;12月24日-29日,杨德衡作品《天来致远图》《2016年版十二生肖图》《飞舞》《幽湖倩影》《双鹤戏雪图》《沐春风》参加“‘时代使命’***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辽宁画院优秀美术作品双年展”,在辽宁省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协办,辽宁画院承办;

2018年
戊戌,79岁撰写《杨德衡人生大事记》已完成20万余字;创作完成“武陵源四季”《武陵春苏》《武陵夏翠》《武陵秋妆》《武陵冬梦》4幅丈二宣山水作品;5月2日,《沈阳日报》第7版“盛京人物”专栏整版发表《杨德衡:造化于心 状物如人》的专题报道,并刊发作品《傲雪》《六合同春》及简历、照片,相同报道、更多作品及视频“杨德衡:造化于心 状物如人”在《沈阳日报》官方网站同时发布;10月12日,应邀赴***国宾馆14号楼芳华苑出席“***国宾馆第二十八届书画艺术名家聚会”;10月20日,参加“鲁迅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及相关纪念活动;10月20日-10月30日,作品《稻香季节》应邀参加“我们从延安走来——鲁迅美术学院80华诞校史师生作品展”;

2019年
己亥,80岁1月,杨德衡《稻香季节》《春归》《鹤乡恋歌》《哺育》《思亲》《南归》《初雪图》《鹤的一家》等20幅作品受邀进入BOE画屏数字艺术馆艺术家推荐专栏;6月,个展:“天籁鹤鸣”杨德衡八旬画展,辽宁美术馆;

获奖荣誉


2005年《长白山花烂漫时》入选“辽宁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2003年《南归》入选“全国书画院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1年《霜重色愈浓》入选“辽宁省******美展”,并获铜奖;
2000年书法作品荣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特别金奖;
1994年《古藤逢春》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2年《搏击风云》获得“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中国画展”佳作奖;
1989年《哺育》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8年《南归》参加“辽宁省第二届国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1984年《春归》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及辽宁省政府颁发的1983年优秀文艺作品奖;

艺术作品展示

杨德衡_《生肖鼠之六》
杨德衡_《生肖鼠之六》
杨德衡_《生肖鼠之十》
杨德衡_《生肖鼠之十》
杨德衡_《生肖鼠之四》
杨德衡_《生肖鼠之四》
杨德衡_《生肖龙之一》
杨德衡_《生肖龙之一》
杨德衡_《生肖龙之七》
杨德衡_《生肖龙之七》
杨德衡_《生肖龙之三》
杨德衡_《生肖龙之三》
杨德衡_《生肖龙之九》
杨德衡_《生肖龙之九》
杨德衡_《生肖龙之二》
杨德衡_《生肖龙之二》
杨德衡_《生肖龙之五》
杨德衡_《生肖龙之五》
杨德衡_《生肖龙之八》
杨德衡_《生肖龙之八》
杨德衡_《生肖龙之六》
杨德衡_《生肖龙之六》
杨德衡_《生肖龙之十》
杨德衡_《生肖龙之十》
杨德衡_《生肖龙之四》
杨德衡_《生肖龙之四》
杨德衡_《百兽之王》
杨德衡_《百兽之王》
杨德衡_《百寿图》
杨德衡_《百寿图》
杨德衡_《相依图》
杨德衡_《相依图》
杨德衡_《群狼狂舞猛虎发威》
杨德衡_《群狼狂舞猛虎发威》
杨德衡_《花鸟四季条屏》
杨德衡_《花鸟四季条屏》
杨德衡_《荷塘十里香》
杨德衡_《荷塘十里香》
杨德衡_《菊月飘香》
杨德衡_《菊月飘香》
杨德衡_《虎奔图》
杨德衡_《虎奔图》
杨德衡_《蜀葵兔》
杨德衡_《蜀葵兔》
杨德衡_《野趣》
杨德衡_《野趣》
杨德衡_《金秋披红装》
杨德衡_《金秋披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