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画院院长;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华鼎国学基金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等。
2012年《春望》获“创意都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特殊贡献奖;《朝·露·桑》获《2012卢浮宫卡鲁塞尔国际美术展》金奖;
2007年《舞之憩》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艺术贡献奖;
2003年作品八幅获今日中国美术大展最受观众欢迎奖;工笔画三幅在文化部文化艺术促进会、韩国汉城世宗文化会馆举行的“汉城·中国书画艺术展”获金奖;
1999年《米脂的婆姨》获全国九届美展铜奖;创作水墨画《濠江花路》,并获文化部举办的“***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优秀奖;
1997年《淡日》获第三届BESET美术节北京展优秀作品奖;
1996年创作工笔画《桑露》,并获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大展银奖;
1993年《秋冥》参加“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获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
1992年创作水墨画《丽日》,并参加“天津***美展”,获二等奖,并参加“******全国美展”;
1991年创作工笔画《秋冥》,并获当代工笔画学会二届大展一等奖;
1989年创作水墨画《易水河畔》,并获中、日国画合同展金奖;创作工笔画《魂系马嵬》,并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和新人奖;《酸葡萄》获“天津市青年艺术精品展”优秀奖、1987-1988年度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
1988年创作工笔画《酸葡萄》,并获“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金叉大奖;
1985年创作水墨画《惊蛰》,并参加“北京国际青年年美展”,获鼓励奖;
1984年创作工笔画《十九秋》,与《山地》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十九秋》获1983-1984年度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
1983年创作工笔画《山地》,并获“天津市第二届青年美展”一等奖;
1980年参加中国美协创作班到葛洲坝及三峡体验生活,并创作了水墨画《春城无处不飞花》,获“天津第二届青年美展”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
1979年参加“天津第二届青年美展”,作品《海田归》获二等奖;